2020-09-30 15:13:00 公務員考試網 http://www.599com.com/ 文章來源:新華社
“三寶”是指佛教徒所尊敬供養的佛、法、僧,又作三尊。其中“佛”指覺悟了人生真相,并教導他人的佛祖釋迦摩尼,或反之修成正果的一切諸佛;“法”指佛所說之法;“僧”指奉行佛所說之法的人。此三者在佛家看來威德至高無上,永不變移,如世間之寶,故稱三寶。
具體來說,“佛寶”包括佛身、佛德,前者說的是法身,是諸佛的清凈無漏功德所依,為真如實相的理體,常住不滅。后者說的是成就佛果的諸佛具足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法、四無量心及壽命自在、神通自在等德相。綜言之,即是智、斷、恩三德。
法寶包括:一、以涅槃解脫,常樂我凈為體性;二、以三十七道品為方便;三、以八萬四千法門為調伏眾生的甘露法藥。
僧寶也可略分為三種:義僧:即諸佛如法而往于實踐,隨眾生的機緣和悟境顯現差別相,而其實相不可親建、不可捉持、不可破壞、不可思議,為一切眾生的良佑福田。賢圣僧:為見道位以上的賢圣。若在小乘,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,大乘指初發心以上的菩薩。福田僧: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門,雖然未證道果,但亦能庇蔭眾生,能給予眾生安穩快樂,所以為眾生種福田的處所。
“三寶”分別指佛、法、僧。那么“三寶殿”自然是指“佛法僧”之地,即佛寶殿為“大雄寶殿”、法寶殿為大名鼎鼎的“藏經閣”、僧寶殿為“禪房”。有一句俗話叫“無事不登三寶殿”,實際上,這句話最初是針對僧眾們說的。由于“三寶殿”都是莊嚴肅穆的場所,僧眾們閑暇無事之時,是不能隨便到大雄寶殿和藏經閣去的,即便是去自家的禪房,也是用來打坐清修的。后來佛教廣為傳播,這一規定就演化成俗語了。
那我們常說的“皈依三寶”是不是就是在指“佛法僧”呢?值得一說的是,禪宗六祖慧能在《壇經》里面講到,佛寶是自性覺,法寶是自性正,僧寶是自性凈。所以慧能傳授的“三皈依”,準確點來說,就不再是“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”,而是“皈依覺、皈依正、皈依凈”,即自性三寶。
同學們,我們今天了解了佛教“三寶”的知識,以及相關易混淆的知識,對于“佛、法、僧”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,希望大家在平時能夠勤加練習,熟練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。
↓↓↓↓2020年省公務員考試相關產品推薦↓↓↓↓ | |||
2020省考筆試成績查詢 點擊進入 |
2020省考面試禮包 領取進入 |
2020年初識面試 勝人一籌 |
2020省考面試熱點 點擊進入 |
相關內容推薦:
貼心微信客服
貼心微博客服
下一篇:沒有了
10萬+
閱讀量150w+
粉絲1000+
點贊數